首页 市界 内文

闽系房企告别黄金时代:曾高杠杆狂拿地,今集体哑火

2019年5月30日 文/ 编辑/

文 ✎ 唐郡 熊颖

编辑 ✎ 邢昀

生在福建、落户上海、战在全国。

短短二十多年,从查无此人,再到贴上“激进”标签,闽系房企成为地产江湖里最不可小觑的“搅局者”。

虽然闽系大佬们侧重点各异,但顺周期通过“高杠杆、高周转、高溢价”快速扩张,是大家最鲜明的打法。到2018年,克尔瑞房企销售额排行榜前二十中,闽系房企占据四分之一,成为挑战老牌房企大本营粤系最有力的势力。

楼市寒冬,以高杠杆换取的成绩背后风险暴露,不少闽系房企现出原形,降杠杆维稳成了闽系房企的头等大事。

01

输在起跑线

房地产江湖里,闽系房企是“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”。

粤系胜在“天时”。1992年,南巡讲话吹起改革春风,刚从国外回来不久的王石打消了出国留学的念头,决心踏踏实实把万科做好;副处级干部许家印加入了彼时的下海浪潮,勇闯深圳;“包工头”杨国强冒风险垫资为开发商建了4000套别墅,取名“碧桂园”,只因地处顺德碧江与三桂管理区交界带。

改革红利降临广东,粤系老大哥们初具雏形。但热闹是别人的,作为邻里的福建,赶上这波红利的房企不多。

此时的福建房地产业刚刚萌芽,中骏、阳光城、泰禾等闽系巨子们还要等到4年后才会进入这片造富热土。虽躲过了1993年的严厉调控,但也失了先机。

沪系、京系赢在“地利”。得土地者得天下,房价水涨船高,沪系、京系和外地人打拼的辛酸不同,这是本地人独有的闲适。

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,靠山出名的福建,天时、地利都不占优势。但闽系房企却硬生生的成了地产江湖里的搅局者。

福州是福建房地产市场最具代表性的群像之一。

一位深耕福州市场多年的地产人试图向市界分析其中缘由,“一方面,城市不大,人口不多,市场容量就在那里;另一方面,福建人崇商,喜欢自己当老板;再加上,福建人团结,同一个县、市、乡走出来的人互相帮助。”

“如果你能在福州做得下去,在哪里都可以做得下去了。” 一位在全国各地都有合作项目的地产代理商曾如此调侃。

02

爱拼才会赢?

闽南人向来信奉“爱拼才会赢”,闽系房企更是如此。

起步晚、本地“蛋糕”小,闽系房企并不介意自己“输在起跑线上”,他们自有一套祖上传下来的生意哲学。用上述地产人士的话说就是,“胆子大、敢做,又有手段,碰上黄金时期,就发展壮大了”。

1998年,福利分房的取消,犹如平地一声雷。各路房企都虎视眈眈,想要分得一块住宅商品化的“大蛋糕”,闽系大军也迎来了房地产最初的好年景。

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“福建多山地,可开发资源不多。”在易观智库房产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,闽系房企走出去是一个必然现象。

福建人走出去的第一招是因地制宜。

不同于京派房企“走出去”常常水土不服,福建人最擅长入乡随俗。

1999年,世茂进军上海,在浦东黄浦江沿岸打造出“上海世茂滨江花园”,“滨江模式”一炮而红。随后这一模式被世茂在长江沿岸城市不断复制,水景房由此成为世茂的代言词。

2002年,泰禾北上北京做了个“运河岸上的院子”,此后“院子系”遍地开花。但不同的是,北京院子可以找到胡同的影子;上海院子融入了弄堂的形制;杭州院子结合了南宋御街坊巷文化。

比因地制宜更深入人心的是,闽系房企的“激进”。

顺周期加杠杆、高溢价拿地,一掷千金的故事让人肾上腺素激增。

比如,江湖中流传的闽系传说,招待媒体到一半,某闽系开发商匆匆离场,“各位,我要去拍地了,等我的好消息”,天大、地大,都没有拿地来得重要。

2013年,在土地拍卖会上,泰禾和保利、融创、绿地、龙湖等十多家房企扛上,43轮激烈竞价后,泰禾以18.5亿元拿下朝阳孙河地块,溢价率近50%。热衷于跳价竞拍,泰禾的“圈地运动”彼时十分疯狂。

2016年,融信的一场豪赌更成为地产圈的饭后谈资。1个小时,18家房企,融信最终以110亿元的高价“劝退”其他17位竞争者,拿下距外滩2公里的黄金地块。

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,2016年,11大闽系房企在拿地上花了1406.9亿元。当年全国单价地王TOP10中,闽系独揽4席。闽系房企也靠买买买收获了“土地收割机”的称号。

在克尔瑞发布的2016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榜单中,15家闽系房企进入百强行列,已然是中国地产江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

03

资金收割机

而今回顾,闽系房企“走出去”的成功模版大体相同。

一方面,“迁都”金融中心上海;另一方面,上市登陆资本市场。双管齐下的目的只有一个,找钱。

敢于在土拍市场一掷千金,除了过人的胆识,更要殷实的荷包。拿下土地后的开发建设,也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。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,自有资金很难满足房企发展需要,外部融资是房企资金的主要来源。

比起“土地收割机”,“资金收割机”的称号可能更适合闽系的大佬们。

以泰禾集团为例,自2010年借壳上市至2017年,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为负值,经营造血能力约等于无。

Wind数据显示,上市至今,其通过股权融资64亿元,债券融资300亿元,向金融机构借款累计1052亿元,9年间累计融资1416亿元,平均每年融资157亿元,远超年均净利润。

更重要的是,这些融资中95%以上是有息负债,将来要连本带利还回去。泰禾掌门人黄其森这些年在土拍市场叱咤风云,撒的都是别人的币。

多数闽系房企的情况与泰禾集团大同小异,资金主要来源均为有息负债。

因此,市界选取世茂房地产、旭辉控股集团、阳光城、泰禾集团、融信中国和正荣地产等资产规模排名前六的闽系上市房企,通过梳理财务数据,初步还原其作为“资金收割机”的激情岁月。

2014年—2018年,6家闽系房企有息负债规模均呈上升趋势。阳光城和旭辉增长都超过4.5倍,融信和泰禾超过2.5倍,世茂和正荣也增长了一半以上。

截至2018年底,泰禾集团、阳光城和世茂房地产的有息负债规模均突破1000亿元,规模最小的正荣地产也突破了400亿元,都远远超过其账面现金。

上述6家房企资产规模各不相同,单纯比较有息负债规模无法准确衡量各自的杠杆水平,更好的指标是净负债率。净负债率越高,说明房企加杠杆越激进,自有资本对债务覆盖能力越弱,债务风险也就越大。

据市界测算,2016年之前,融信和正荣杠杆水平极高,一度超过1600%,主要原因是相对有息负债规模而言,所有者权益(即净资产)规模较小,也就是自身底子太薄,杠杆水平被动抬高。

2016年之后,泰禾和阳光城接过高杠杆大旗,带领闽系各房企开启了一波短暂的集体加杠杆。2017年末,泰禾集团和阳光城的净负债率分别冲到了473.39%和304.86%,其余房企也都出现同比增长。

与融信和正荣不同,泰禾和阳光城杠杆水平飙升的主要原因有息负债规模大幅扩张。2015年—2017年,二者有息负债规模增长了2倍,一跃成为上述闽系房企中有息负债最多的两家公司。

可以断言,2017年是闽系房企杠杆水平集体高企的一年,其“资金收割机”特质在这一年达到高潮,此后的重点将从规模转向效益。

04

闽系维稳

杠杆从来不会白加。

2016年,净负债率领跑的泰禾集团和阳光城资产规模突破千亿。次年,剩余3家闽系房企也在加杠杆后进阶千亿俱乐部。

近年来,房地产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,千亿规模已经是个硬门槛,跨过去的还能玩儿两把,否则就只能等着逐渐被边缘化。

一位港股上市房企的高管曾向媒体表示,“达不到一定规模,你连钱都融不到。所以你要不想在未来某一天被巨头吃掉,就只能做大规模。”

闽系一门六杰,玩儿着命地加杠杆,为的就是一张地产江湖下半场入场券。门票到手,维稳需求开始占据上风。

2018年,6家闽系房企有息负债规模增速都同比下降, 融信和阳光城甚至出现负增长。除原本净负债率就不高的世茂和旭辉外,其余四家净负债率均出现大幅下降。

闽系房企已经开始集体减速,阳光城甚至公开表示,不会唯规模论。“2019年公司净负债率将争取回到150%,希望在2020年净负债率可以降到100%之内。”

作为闽系激进派代表的泰禾更是迎来最困难时刻。

“泰禾集团2017年销售额将突破千亿元,2018年要翻番至2000亿元。”2017年的尾声,黄其森跟媒体谈笑风生,2000亿元是一个很保守的目标,泰禾才刚刚开场。

一边是高居不下的负债规模,一边却是长期低迷的利润水平和回款速度,选择激进到底的泰禾终于在2018年地产寒冬中“翻了船”。

裁员、卖房、卖地、卖股,泰禾的2018年甚是艰难。但努力总算没有白费,泰禾到底把杠杆水平降下来了。截至2018年底,其净负债率同比下降90个百分点。不过泰禾集团短期偿债压力仍然巨大,截至2018年底,其短期负债高达574亿元,同期账面现金却不到150亿元,降杠杆还将继续。

主动也好,被动也罢,以激进著称的闽系“收割机”们或将成为历史。一个激情四射的时代已经宣告终结,下一步,腰缠万贯的地产商们也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了。

想探索更多好玩资本故事,也可关注公众号市界(ID:ishijie20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