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健识局 内文

日本大输液龙头,曾帮助中国,它做的饮料你喝过

2023年5月13日 文/ 雷公 编辑/ 江芸 贾亭

每当夏季来临,中国的饮料行业就会掀起一轮价格战。

今年春节前后,怡宝,雀巢、瑶健等厂家纷纷通知经销商,上调终端产品价格,将于3月1日正式执行。而这一轮“涨价潮”范围仍在扩大。

闷声发大财的宝矿力水特终于耐不住性子,宣布产品将于4月1日起陆续加价。这也是自2000年以来,宝矿力水特的首次调价。

作为饮用水市场异军突起的黑马,宝矿力水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业界神经。根据《2022电解质饮料趋势报告》显示:近一年来,电解质饮料以225%的增速,成为国内饮料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类。

宝矿力水特诞生于1980年,是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根据“能喝的点滴液”理念,研发出的电解质补充饮料。2003年,正式登陆中国市场,并在同一年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合作伙伴,为运动员提供产品支持。

深耕中国20年之后,销量暴增、堆满超市货架的宝矿力水特,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级产品,但就大多数人对其生产商——日本大冢制药却还很陌生。

大冢制药是日本第二大制药巨头,主导产品聚焦于大输液。当初,公司员工海外出差,经常会食物中毒导致腹泻、脱水等症状需要补液。大冢制药的研发人员就想:

能否做出一款直接饮用的生理盐水呢?

没想到这一想法,让大冢制药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之路,不仅盘活大输液产品线,更是为公司打开营销新渠道,这无疑是传统药企跨界进入快消品行业最早的案例之一,至今在医药圈被视为经典。

从大输液到平民饮料

1921年,29岁的大冢武三郎利用盐场残渣制作碳酸镁,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销售。雄心勃勃的他希望能在日本医药圈闯出一番天地,就此创办了“大冢制药”。

一开始大冢制药主业是原料药的加工,利润微薄。“二战”期间,全球药品需求激增,欧美各大药企纷纷将注意力转向抗生素等产品的开发。大冢制药却反其道而行之,进入大输液领域。

战场上除了抗生素,同样需要挂吊瓶,大冢制药的想法的确不错。

但好景不长,大冢制药快速发展引起诸多同行的注意,纷纷反应过来杀入技术壁垒不高的大输液市场,大冢制药的订单锐减。

更为关键的是,由于业务迅速扩张,很多全新开辟的销售渠道需要维护,增加大冢制药运营成本,使公司经营陷入窘境。

为了能闯过这一关,大冢制药必须在新药创新方面想办法。1953年,公司第二代掌门人大冢正士接班之后,他受美国公司的一种杀菌新药的启发,研发出“娥罗纳英H软膏”。

这款药品一经上市就广受消费者好评。而大冢制药通过一波一波的电视广告的宣传轰炸,占领消费者心智,迅速成为火爆商品。直到今天,娥罗纳英H软膏还是游客到香港、澳门旅游“必买清单”上的产品。

娥罗纳英H软膏爆火之后,大冢制药又推出了奥乐蜜C饮料并大获成功。

图源:京东

这两样产品迄今销售已经持续70年,依然是大冢制药企中最畅销的商品。

大冢制药精于开发这类OTC和快消品,这是符合当时市场需求的。这些药品和保健食品不仅能在医院销售,还可以在药店、食品商店、杂货店、小卖部等渠道卖。不少去日本旅游的外国人,都会被日本药店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,可谓是日本特色。

最多的时候,大冢制药的产品进入了日本4万家零售药店、160万家食品商店。

这无疑使大冢制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。至此,公司全体都积极在日本开拓渠道,甚至酒吧、会所也是他们的目标。大冢制药的销售人员向酒吧店主推荐道:对于酒量大的人,大冢的系列饮品可以帮助他们恢复体力;对于酒量小的人,可以用奥乐蜜C为基础调制鸡尾酒。

而在宣传策略上,大冢制药制作一批电视广告,大胆启用搞笑明星,改走国民路线,被消费者接受的同时销量持续攀升。以奥乐蜜C为例,1974年销售达到2亿瓶,1977年销量增长至5亿瓶,而1981年销售量就突破10亿瓶。

1980年,大冢制药核心产品宝矿力水特问世,这是延续给普通人使用大输液改造而成的饮料产品,上市40多年来,销量遍布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,年销量超过15亿瓶。现如今,宝矿力水特等产品依然是中国热销的功能性饮料。

回归大输液主业

如此不务正业的大冢制药,其实也有非常正经的制药业务。

1971年,大冢制药在德岛工厂设立第一实验室,启动新药研发项目。随后大冢检测实验室于1976年成立。这一系列的准备,似乎为大冢制药长期占据日本的大输液市场做好技术储备。

在拿下日本约50%的市场之后,大冢制药加速全球化步伐,相继在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埃及等地投资建厂,欲成为跨国药企的野心显露无疑。

1981年,大冢制药进入中国。当时中国的大输液产品还停留在玻璃瓶的基础形式,而全球输液产业已升级至塑瓶、软袋等包装新技术。

时任中国卫生部领导希望“能在中国制造一个品质良好的输液产品的生产基地”,选中了大冢。

1984年,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在天津正式投产,首次将PP塑瓶输液引入中国,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塑瓶输液。这一次合作,推动中国大输液产品的技术革新,成为行业先驱者。

随后,大冢制药又引进聚丙烯共挤膜软袋、塑料安瓿包装小针以及外包装的双色印刷等多项先进技术,并在北京、苏州、上海、广东等地陆续建立20多家分公司,开创了中国安全输液的历史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,科伦、石四药、双鹤、辰欣、齐都等公司陆续进入大输液领域,大冢制药的市场份额逐渐被摊薄。

根据调研机构的研报显示,目前位居中国大输液市场前三名的是科伦、石四药和双鹤,分别拥有32%、11%和9%的份额,而大冢制药的市场份额仅为3%。

但在全球市场,大冢依然牢牢控制了市场。百特、大冢制药、费森尤斯卡比三家占据欧美的主流市场,已出现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。

2010年,资本热捧的大冢制药最终登陆东京证券交易所。手握大量现金,似乎也让大冢制药有了底气,加紧在创新药上的投入,也挖掘合作伙伴开展合作。大冢很快从大输液逐渐向抗精神、肿瘤、眼科、传染病等领域渗透。

专注于创新药研发

处方药+快消品的两条腿

跨国药企的新药研发并非一帆风顺,几经波折之后,才获得成功。

2002年,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率先在美国上市。这是一款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、双相狂躁症、重症抑郁症多种适应症的新一代药物。

这是个千载难逢的重磅品种,大冢制药为自身商业利益最大化,选择把商业开发权交给施贵宝。2003年,阿立哌唑的美国销售达到5亿美元;2005年达到10亿美元。随后,大冢制药又推出了长效版的“阿立哌唑”,只需每月肌注一次。

截止目前,该药全球累计销量达到635亿美元,称得上是全球明星药物之一,是精神病领域最受欢迎的药品。大冢由此坐稳日本第二大药企的位置。

尝到合作甜头的大冢制药,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合作。

2011年,大冢制药与灵北签订中枢领域的商业联盟,同年成立新西兰分公司,聚焦治疗糖尿病的生物人工胰岛素“DIABECELL”的研发和商业化。

2014年,治疗低钠血症的“托伐普坦”再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的适应症的上市批准。而仅仅两年之后,用于治疗白血病的新药普纳替尼2016年在日本上市。而用于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的卡替洛尔/拉坦前列素2017年也用于临床。

随着产品线日渐丰富,大冢制药越来越长成了跨国药企的模样。

大冢制药还有一项和很多日本药企不一样的进步:公司实际经营权早已交给外聘的职业经理人。这使得大冢更像一个国际化的药企。2022年,大冢制药销售收入118.37亿美元,同比增长5.3%。

纵观大冢制药的百年历史,大冢武三朗把创新融入到企业的血液之中。如今,除了庞大的输液产品事业部之外,大冢制药还会用处方药+快消品的两条腿,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。

这段时间, “关爱你身体流失的电解质水分”的宣传广告又频现网络。又有多少人知道,这是一家日本知名制药企业做的饮料呢?

撰稿|雷公

编辑|江芸 贾亭

运营 | 何安盈

图源|视觉中国

#药企##日本##宝矿力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