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人物 内文

为什么我们总能被那些萌宠治愈?

2023年10月10日 文/ 芝芯 编辑/ 桑柳

你能想象没有宠物的世界吗?

没有了毛茸茸的触感,没有了趴在身侧的陪伴,没有了一早被叫起来添粮的甜蜜烦恼……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这样的生活,因为我们对宠物的爱,宠物对我们的爱,已经如影随形。一些宠物爱好者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和爱宠互动的温馨时刻,这些影像,成为了人和动物生命中共有的闪光瞬间,这些美好凭据,让真实生活中的平凡时刻变为「非凡」印记。

文|芝芯

编辑|桑柳

现代人的精神旷野:一猫一狗一照片

街猫摄影师花哥(@喵呜不停)的镜头对准那只狸花猫的时候,它正在屋顶巡逻。

小狸花跑过的地方,都会传来一阵瓦片相撞的脆响——它太胖了,肉墩墩的。两腮的肉坠下来,形成了一个元宝。花哥唤了它一声,小狸花扭头与花哥对视几秒后,跑远了,卧在房脊的瓦片上。房脊细长,小狸花肚子上的肉堆叠了两三层,「(肉)顺着瓦片就流了下来。」

花哥想,这只狸花猫可能是那条胡同周围最有名的猫王。它慢悠悠行走在屋顶青灰色的瓦片上,背后的国槐枝蔓交叠、秋叶坠落。在花哥眼里,这个画面概括了自己对胡同猫所有的想象。看到它,花哥感受到一阵温情,一看就是胡同里哪家儿会养猫的奶奶养出来的猫,养得滋润、养得自在。

成为街猫摄影师后,花哥用手机记录了不少生活在北京胡同里的猫咪,它们喜欢在屋顶走动、趴窝,甚至是飞跃、打架。在他看来,胡同是最适合猫生活的领地之一。他讲到一句老话儿:「小猫房上睡,一辈传一辈。」胡同里没有高楼、少有二层,只有槐树、柿子树以及青瓦连连的屋顶,最适合天性喜欢爬高、躲避人类的猫咪们。

拍猫之前,生活在上海的花哥是一名职业设计师,时常会拍一些人文风光的照片,但日常工作繁重、反复,经常熬夜加班,精神内耗……

这时候,一只通体雪白的猫咪出现在花哥的生活里,同事们一起给它买了猫窝,没几天,雪白带回了两只小猫,又过了一阵子,雪白生了三只小猫,办公室热闹起来,喜欢摄影的花哥,把镜头对准了雪白和它的五个孩子。原本,他觉得生活里似乎没有太多可记录的,可是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,让他突然有了记录生活里某些时刻的仪式感和归属感。

后来,花哥把它们的照片发到微博,给它们起名「雪白一家子」。想要捕捉猫咪或灵动或可爱的时刻,这种愿望越发强烈,花哥开始走出家门,在上海的弄堂里找猫、拍猫——那时,他完全没想到,这成了他新生活的契机。

很快,花哥就找到了拍猫的规律:有些猫白天很难看到,晚上就会出门;一天不同时段去同一个地方,会发现不同的猫咪;拿一根树枝子跟猫玩,它们随时能腾空而起,做出各种迪斯科一样的动作;如果随身带着猫粮和猫薄荷,大部分猫将变得容易亲近。

到了2017年,花哥的工作压力陡增,面临转型。这时候,心脏最先受不了,一次体检时,检查到了心率不齐。工作和身体都在告诉他,遇到瓶颈了。借着一次停薪留职的gap期,花哥出去走了走,在北京的胡同里、南京的城墙下,他发现,每个城市因为地理环境、人文风情不一样,猫的感觉也不尽相同。

某种程度上,猫咪成了花哥了解一座城市的纽带——北京胡同猫市井气更浓,皇家宫苑的猫则更具贵气,南京的城墙猫则有着更为柔和的一面,广州那边大多是南方猫,身子往往瘦长、毛发少,它们有生活气,走在菜市场里左顾右盼,最懂浪漫。

视野打开了,新的世界也打开了。拍猫改变了花哥的生活。2018年,他辞掉了设计师的工作,成为了一名全职街猫摄影师,建起了@喵呜不停 这个账号。他要「向猫学习,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」。甚至,花哥觉得,自己的性格也在因为拍猫而慢慢变化,开始向外打开。有时候为了拍猫,要征得猫主人的同意,「阿姨,猫猫好可爱,我可以拍下一勿啦?」猫主人通常都会笑眯眯地答应下来,还会喊猫猫一起看镜头。

离开格子间,跃入生活影像的自由之地,人生的瓶颈和困局不见了,花哥来到人生旷野,与猫为伴,开始寻找着更多可能性,「(拍猫)这件事的天花板真的很高很高,不会一下子就摸到。」花哥说。

他把名为「炸弹」和「巫师」的两只猫带回了家。他们共同生活,每当他躺下,两只猫就会跳到他胸上匍匐着。在这种触手可得的亲近里,他感受到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与牵挂。

2018年,花哥刚刚全职拍猫的时候,在北京一座公园见到了只慵懒、胖胖的白猫,它总是趴在公园的阳光处,揣着小手。花哥从来没有忘记过它,这几年,每次来北京,花哥都想去公园寻它,而他也惊喜地发现,小白猫一直都在,只不过越来越胖,长成了一只大白猫。

有一年夏天,在上海街头的一家餐馆门口,一群厨师和服务员在吃饭的时候,一只三花猫跳上了厨师身边的凳子,伸长了脖子。厨师看到小猫后,并没有驱赶它,反倒笑吟吟地给它夹了一块肉,花哥站在远处,拍到了他们互动的这一幕。这样的时刻让花哥感到温馨,人和动物之间是平等的、相互尊重的,「内心充满了希望和喜悦,人间还有这么美妙的画面。」

有时,他也会不期而遇地拍到一只猫的小小「尴尬」,那是一只脸特别大的橘猫,花哥本想拍它的正脸,没想到,相机刚举起来,橘猫腾空一跃,跳到了平房外侧暖气管道的橡胶保温罩上,背对着花哥开始滋尿。这张照片成了花哥最出名的作品之一。

猫的动作总是很快,容易产生运动模糊,毛发细节特征更是难以清晰捕捉。为了轻便和随时抓拍,花哥也经常使用手机来拍摄街猫,他有自己的一套窍门儿:拍亲人的猫可以用广角,胆小的最好用长焦,比如华为Mate 60 Pro+升级的长焦微距功能,近距离拍摄猫猫,细节清晰,远距离拍摄,也不会对猫造成打扰。一颗摄像头实现从远距到微距的清晰成像。在那些不期而遇的时刻,用人像模式拍宠物肖像,张张都是大片即视感,镜头是诚实的,单拍猫咪可以自动对焦,虚实结合,给猫咪留下最完整的一副宠物肖像照。风驰闪拍可以把猫咪的神态完美捕捉下来,不管是飞跃的还是静态的。

正是这些不期而遇的瞬间,构成了人和猫之间的互相了解,互相体恤,一种生命彼此相连的感觉。记录一只偶遇的猫,也是记录一种闪着光的生活。许多人因为花哥拍摄的治愈系猫片,感到了生命中细碎而坚定的温暖。花哥说,每一只猫都是独特的,「有的优雅,有的俏皮」。猫咪的一颦一动都是对人类的一种赏赐,不是猫有幸降临人间,而是人有幸与猫相遇。

守候跨越物种的「家庭成员」

如果说花哥是通过爱宠获得了对自己的宠爱,宠物侦探孙锦荣则是通过自己的行动,守护着更多宠物,也在默默守护着宠物和人之间的关联。

孙锦荣发现了附近邻居走失的虎皮鹦鹉。鹦鹉长得标致,几圈青灰色、鱼鳞状的头羽和背羽覆盖在亮蓝色的胸脯和尾羽上。它已经从邻居家里脱笼了几天,看到它的时候,孙锦荣正在小区附近的公园晨练。孙锦荣停了下来,唤它,鹦鹉来到离它两三米的地方,用清亮的叫声回应几声。

孙锦荣没带任何工具,刚想近身徒手抓,鹦鹉就发现了他的意图,一扑棱就飞远了。再唤,便又飞了回来,如此反复,经历了好几个回合。

这是孙锦荣成为宠物侦探的第十二个年头。2020年,宠物博主李喜猫的「全球粉丝后援会」送来的锦旗,或许最能概括他的职业生涯:「孙行者火眼金睛,牛魔王束手就擒。」

当时,李喜猫发微博说自己的长毛短腿猫牛牛走丢,和家人朋友连续找了六十个小时都没看到猫的踪影。有粉丝向李喜猫推荐了孙锦荣。果然,等孙锦荣到了之后,找到了牛牛躲藏过的洞穴、一团白色的猫毛,并由此判断牛牛可能被周围的流浪猫欺负,去了更远的地方。搜查范围扩大了,最终,靠着经验,孙锦荣找到了趴在一辆跑车底部的牛牛,全程只花费了三小时。

孙锦荣和团队经历过最长的一次寻宠任务花费了39天。那是一只宠物猫,脖子上戴着铃铛项圈。团队在失主家附近勘测了一番,看出了些蹊跷,没有任何猫的痕迹和线索,丢猫可能是人为造成的。后来,失主的父亲终于承认,是自己背着女儿,把猫扔在了几十公里外的芦苇荡中。孙锦荣赶忙去了那片芦苇荡,在附近搭帐篷,设机关,又为它量身定制了抓捕工具,蹲守了将近一个月,才找到了这只猫咪。它已经饿得皮包骨头,项圈卡在脖子和腋下的位置,勒紧的地方已经腐烂。

漫长的39天里,一起等候的队员们想过放弃,但孙锦荣还是想再坚持一下,「我唯一的念头就是找到它,送它回家。」他觉得自己的使命,就是帮助人和宠物团圆。

在成为一名专业的宠物侦探前,孙锦荣的工作也和动物救助有关。

多年前,孙锦荣接连经受了几次人生波折,婚姻破裂,在国外投资遇冷,整个人感受到了郁郁不得志的沮丧。那是孙锦荣人生中最低迷的日子,回忆起那段时间,「一无所有、一败涂地、一文不值。」当时他在一家宠物救助单位工作,会和同事们一起救助流浪猫狗,每救助一只猫狗,孙锦荣都会以领养的方式送出去。最多的时候,孙锦荣的家里有100多只狗。后来,营地拆迁,猫狗全都被遣散了。

2012年,孙锦荣开始专职寻宠组建团队,协助毛孩子的家长们寻找丢失的宠物,猫、狗、刺猬、狐狸,种类不限,也兼职救助流浪猫狗。这成为了孙锦荣重启人生的起点。「我把我的聪明才智、时间精力用在创立宠物侦探这份事业上。」

正是寻宠,把孙锦荣从人生的暗处拉了出来。

从业多年来,孙锦荣能够深刻感悟到宠物如何陪伴着人、又如何治愈着人。他从来不和主人们说「再见」,对他来说,和那些宠物主人的最好关联,就是「再也不见」,他希望宠物与主人之间的联结可以牢固些、再牢固些。

孙锦荣曾经遇到过一位寻求帮助的女生,她丢失了一只白猫,而这是她过世的妈妈留下的唯一念想。白猫走丢后,女生很自责,觉得自己不是个负责的主人,也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。最后,孙锦荣和团队找到了这只白猫。他知道,对那个女生而言,白猫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。某种程度上,寻宠成功的同时,也帮助了这个年轻的女孩,「在她深陷泥潭的时候把她拉出来,上岸之后,都是坦途。」

职业生涯里,孙锦荣最担心遇到那些已经死亡的走失宠物。几年前,孙锦荣遇到过一对失独老人,他们的猫咪溜出门,找到时,只剩一具遗体。听到这个消息,两位老人泪流满面。

孙锦荣想要尽可能减少这样的遗憾。为此,他和团队一起研发了各种寻宠工具,为了应对日常寻宠工作中的爬墙、爬树、钻车底,他们每天都要进行体能训练。接到任务后,孙锦荣和团队的成员们往往会在15分钟内出动,以缩短宠物们在户外的生存时间,并且能够在黄金时间内将宠物救回。

有数据显示,平均1/3的宠物会在生命周期内丢失,只有不到2%的猫和15%~20%的狗最终被归还原主。而孙锦荣团队的宠物找回成功率超过70%。这也意味着,宠物一旦走丢,仍然有很大的无法找回的风险,就像故事开头的那只鹦鹉,最终还是飞走了。孙锦荣和团队将寻宠过程的视频剪辑后发到微博上,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。他想借视频告诉所有宠物的家长们:「不是每一只丢失的宠物都可以被幸运找到,看护好才最重要。」

在救助猫狗的过程中,需要大量专业设备,其中可以捕捉到萌宠身影的手机也必不可少。帮助李喜猫寻找牛牛的时候,孙锦荣就用手机镜头记录了当时的场景:受了惊吓的牛牛盘在车底,缩成一团白色的毛球,久久不愿意探出脑袋,只有两只眼睛在发亮,发出虚弱的叫声。手机镜头记录着这一切,李喜猫说,看到孙锦荣拍摄的视频后,才知道牛牛独自在黑暗中惊恐地度过了3小时。随着移动影像迈入全新的行业发展阶段,软硬件系统化创新赋予手机影像更加专业化的能力,全焦段、全时段、全场景超清记录,加之小巧便捷性成为了孙锦荣寻宠路上的好帮手。华为Mate60系列风驰闪拍有着「抓得住、拍得清、零时延」的特点,对于那些正在躲藏、移动的宠物,闪拍的影像所见即所得。即便是躲藏在黑暗中的宠物,也能从容记录,不放过每一份遗失爱宠的「蛛丝马迹」,记录生活的温情之余,也能帮助宠物侦探找回爱宠。

最近,孙锦荣感受到欣慰的瞬间也和遇到的一位宠物主人有关。他的狗走丢了,孙锦荣寻狗无果。之后,这位失主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布寻狗启事,一发就是两年,孙锦荣知道,他仍然沉浸在失狗的巨大痛苦与遗憾中。

但不久前,孙锦荣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,他没有再发寻狗启事,而是发了一张美食的图片,配文「很好吃」。

那天,孙锦荣特别开心,「他终于放下了,他开始面对食物,面对作为人最基本的需求,他开始关注自己了。」

爱宠给我宠爱:双向奔赴的微笑疗愈

吴起从来没想过,宠物犬能够触动到自闭症患儿。

2012年,吴起还在经营一家宠物店,训练宠物行为。一天,一位妈妈打电话找到吴起,她说自己的女儿是一位自闭症儿童,不愿意跟人交流、玩耍,但她非常喜欢狗狗。她请求让女儿在一旁观摩吴起给狗狗们上课,哪怕站在远处看看也行。吴起欣然接受了这个请求。

见面那天,吴起发现,自己主动跟孩子打招呼、聊天,她都没有回应,也极力回避眼神交流,但是,当他叫来了和他一起训练的狗狗,给孩子示范了抚摸狗狗的手法、该如何给狗狗喂食,小女孩作出了肢体反应,开始跟狗狗互动,慢慢放松了下来。

眼前这一幕,刷新了吴起的认知。曾经,吴起以为,狗狗可以做导盲犬、警犬,但他从没想过,它们还可以帮助到心智障碍和肢体障碍的群体。「狗狗是很好的沟通桥梁。」吴起说。从那之后,他便开始致力于培训治疗犬,招募有犬家庭一起进行志愿活动。

许多研究表明,动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。当吴起带着经过行为训练的狗狗们进入了医院、养老院、公益机构,他也从许多反馈中感受到了宠物的疗愈。

在一家国际医院举办的活动中,吴起遇到了一位男性病人。他刚刚经历了一场车祸,断了18根骨头,还有一边脸面瘫,他介意自己的外貌,一直戴着口罩。而在狗狗的包围下,他摘下口罩,主动拿出手机,和狗狗拍摄了许多合影,他说,他要赶紧好起来,回家和自己心爱的狗狗在一起。

对病人来说,治疗犬能够成为推动社交的动力。吴起曾遇见一位罹患癌症的女孩,在医院的活动中心,她主动找狗狗玩耍,抱着现场一只比熊治疗犬久久不愿意撒手。吴起拿起手机拍摄了很多女孩与治疗犬互动的照片和影像片段,那些真挚的笑容、爽朗的笑声也都因此成为了一段永恒的记忆。活动结束几周后,吴起听说,女孩去世了。他把照片整理好,交给了女孩的妈妈,他听说,女孩曾经对妈妈说过:「见到狗狗们的那天,是自己住院以来最开心的一个周末。」

在吴起的少年时期,也是一只狗给他带来了治愈和改变。

小学二年级的时候,吴起从垃圾堆里捡到了一只小狗,那时候,吴起性格内向,沉默寡言。这只狗陪伴着吴起度过了漫长的成长期,生活里那些高兴的、难过的、伤心的事情,吴起都会讲给这只狗听。不知不觉间,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。他们相处了十几年, 「偶然间,它改变了我的性格,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自信,让我从内向的变成一个特别外向的人。」

在吴起看来,除了治愈个体,治疗犬也在治愈许多家庭、抚平许多受过创伤的心灵。

在上海的一间养老院,吴起遇到过一位确诊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奶奶。看到吴起团队中的一只萨摩耶,她就喊「Lucky」。后来,吴起才知道,几十年前,老奶奶因为下乡被迫与子女分开,等她回到上海,子女同她已经不再亲昵。直到十多年前,她的女儿养了一只雪白的萨摩耶,老奶奶时常会借着看狗、遛狗的名义来女儿家里,和女儿相处一会儿,「是一个跟子女靠近的方式」。那年中秋节,老人的女儿把她接回了自己家,老人看到了真正的Lucky,抱着它足足有10分钟。或许,久远的记忆正在苏醒:「对老奶奶来说,狗狗是一个家庭的连接。」

现在,吴起在家里养着十条狗,一半都是十岁以上的高龄犬,吴起与它们相伴的时光变得越发珍贵,他用手机记录着狗狗们的一举一动,让狗狗们成为光影中的唯一主角;为宠物和人拍摄合影也非常清晰,记录着人与宠物共度的每一个不想忘却的瞬间。在华为Mate60系列的镜头里,狗狗们闪着光亮的目光、湿润的鼻头、细腻的毛发。此刻影像不仅仅是一门艺术,更是一门语言,传递着打破时间和空间刻度的情感故事,每每看到都能调动起吴起的儿时的记忆和治愈他人的经历。

狗狗们的存在填补了很多孤独的空白,也丰富了吴起的人生。

宠爱如影随形

根据《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》显示,中国城镇养犬猫主达到近7000万人,宠物猫狗的数量超过了1亿只,位居世界第一。

猫片拍得越多,花哥越来越觉得,复杂的人类需要宠物、需要猫。

在微博,花哥有251万粉丝,他们每天通过看图云吸猫、获得云陪伴。评论区像一个大型树洞,网友@静静向禄说到:「2020年,公司倒闭,感情受挫,人站在小区33层准备一跃而下,想着下去前刷刷微博,在推荐刷到了你,你改变了我的下半生...现在进入了稳定的国企同事友爱不内耗,上个月刚升职,怀着15周的崽崽。」

看到这样的回复和留言,花哥时常眼眶一红、鼻头发酸。那些方案被甲方叫停的深夜、那些朝九晚五挤地铁的日子,都在啮噬着人们的生活,就像他曾经经历的那样,而这些小生命是生活中的「治愈良药」。

心理咨询师宫学萍曾经在采访中这样解读了人宠关系:「人类需要宠物,因为我们需要从中确认,我们是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主体。当去照顾一只猫、一条狗、一只仓鼠或一只乌龟时,只要给出这个动作,我们自身就是处在一个富足状,我们内在的匮乏感也被填补上了。」

在吴起看来,宠物会唤醒人最真实的一面。在宠物面前,人不再背负社会身份,不再担心自己被评价,展露的是一个生命面对另一个生命时纯粹的爱意与热情。这是人最自然的状态。

一直以来,华为致力于探寻未来影像发展趋势,从无数新影像大赛作品、用户调研和技术团队研究下提炼出大众高频拍照场景和需求。而宠物写真赛道便是其中重要表达方式,这种人宠亲密关系表现了日常生活中情感羁绊,记录下人、人与宠之间的爱意与热情。在多年努力下,华为影像色彩研究团队打造出了自成一派的影像风格,提炼出了全新的XMAGE影像风格特点:真实感、沁润感、通透感、呼吸感。而此次华为Mate60系列宠物拍照神器更是全新打造出一种质感鲜明,情感浓郁的「治愈系」宠物肖像风格。

新媒体时代,XMAGE保留了物体和动物的原色,呈现出鲜艳和明快的影像。这些变革拓宽了行业赛轨,不断赋予影像新的呈现方式和内涵,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——鲜艳和明快的调性,完整、系统化的色彩调性体系,最完整、最真实地呈现萌宠与人的面貌。

也因此,影像拍摄的现实意义得到了最大呈现。镜头里,猫咪卷翘的尾巴、狗狗扬起的笑脸、鹦鹉多彩的羽翼,宠物的一举一动因此得到最真实的还原和呈现,治愈的力量获得技术与情绪双重加成,让宠物肖像的情感冲击直抵人心。

孙锦荣找到猫咪牛牛的那个晚上,它的主人李喜猫跪在地上唤了好一会儿,它才慢慢走出来。李喜猫抱着牛牛哭个不停。牛牛回到家则像无事发生,「吃饭喝水上厕所,跟老婆孩子打招呼。」

曾经,孙锦荣想帮一万只宠物回到主人家里。但如今,孙锦荣觉得,「具体的数字已经没有那么重要的意义了」。他想的是,能够帮助更多人、更多动物,有更多从业者愿意加入进来,就够了。

每个宠物都需要人类的关爱,而每个人也需要来自宠物的「宠爱」。人们也需要用影像记录下和宠物共度的时刻,手机宠物摄影正在成为一种风尚,更好的手机和更好的影像技术才能更好还原爱宠的样子,在这一次次还原中,人们积淀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仪式感。如今,华为Mate60人像算法全新升级,人与宠物合拍也可以自然贴合、自然过渡,帮助博主和爱宠人士更清晰地定格记忆碎片,串联人生瞬间。

对花哥来说,宠爱是在街角与猫咪不经意的相遇与治愈:「我会继续拍下去,用看得见的温暖,连接每一个需要治愈的心。」

对吴起来说,「宠爱」是治疗犬带给老人和孩子们的笑容:「用温暖的眼光看待世界,用生命影响生命,感受爱与被爱。」

对孙锦荣来说,宠爱则是宠物回归时的幸运,主人与宠物相拥的热泪让他踏实、满足,「随时出发,带着爱去寻找爱,守护每一份宠爱的羁绊。」

10月10日是「卖萌日」,这一天,所有人都可以尽情享受「宠爱」,让萌宠来治愈心情。而「宠物拍照神器」华为Mate60则会真实、自然地记录宠物的卖萌瞬间,以及人与宠物相伴的幸福时刻。小动物们带来的无声治愈、陪伴和归属感,总会到来,毕竟,宠爱如影随形、时刻相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