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

当一个少儿节目主持人决定去乘风破浪

2025年7月2日 文/ 李安 编辑/ 丁宇

《乘风2025》节目播出之后, 谭薇 收到了很多看着她主持的节目长大的观众的留言,他们向她分享近况,有人已经上了大学,有人走上工作岗位,还有人结婚生子开启人生下一阶段……“小燕子姐姐”是他们成长路上的陪伴,而谭薇正在陪着他们继续往前走。

作者|李安、编辑|丁宇

在《乘风2025》播出之前,“小燕子姐姐”是谭薇最被观众熟悉的身份。作为金鹰卡通卫视少儿节目主持人,她陪伴了很多90后、00后的成长。而在节目播出之后,更多的观众记住了她的本名谭薇。

在外界看来,从初舞台成绩垫底到“四公”的惊艳表演,“小燕子姐姐”在节目中上演的是“逆袭”神话。但在谭薇自己看来,“乘风之旅”是一次跳出20多年舒适圈的过程,从少儿节目到更大的舞台,参加“浪姐”就像进入到一个“长大了的世界”,要面对更复杂的情况,去挑战更大的极限。

谭薇演唱《消散对白》

博客作者在《乘风2025》节目收官之后见到了谭薇,她向我们分享起“浪姐”那些难忘的瞬间,并提到了一件令自己很感动的事:节目播出之后,谭薇收到了很多看着她主持的节目长大的观众的留言,他们向她分享近况,有人已经上了大学,有人走上工作岗位,还有人结婚生子开启人生下一阶段……“小燕子姐姐”是他们成长路上的陪伴,而谭薇正在陪着他们继续往前走。

对谭薇来说,“小燕子姐姐”是她深耕21年的职场标签,是陪伴与责任;而“谭薇”则代表了无论何时都能重新出发的勇气,是跳出舒适圈拓展自我价值的方式。她不舍弃前者亦不放弃寻找后者,无论外界认识或记住的是哪一个她,都是在记住一种努力突破自我边界的动人叙事。她想告诉那些喜欢自己却害怕长大的人——不要怕,要拥有重启人生的勇气。

“长大了的世界”

距离《乘风2025》正式录制还有3天时,谭薇接到了节目组的邀约电话。

各种繁复的想法同时涌进她的脑海中:“这个时候邀请我,会不会是为了什么人做替补?”“什么都没准备,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初舞台的表演?”“初舞台要演些什么?”……留给她做决定的时间不多了,谭薇不再犹豫,决定先参加节目再说。

时间紧迫,谭薇需要在有限的3天时间里完成初舞台的准备。与演员、歌手等艺人不同,由于长期从事少儿节目主持工作,她日常的妆造都比较简单,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团队,所以要紧急组成一个为节目录制服务的团队。

谭薇先是求助了熟识的化妆师和造型师帮忙准备节目录制的妆造,同时给认识了20多年的好友打电话,希望对方能陪伴自己完成这趟突如其来的“乘风之旅”。这位好友后来成了谭薇录制《乘风2025》团队的主心骨。后来,几个人还在节目录制过程中调侃这次仓促的准备是“泥腿班子(注:约等于草台班子)”。

谭薇初舞台造型

初舞台的录制在2月的一天,海南陵水的海边。那天天气很好,明媚的阳光与海风能带给人好心情,对谭薇来说,那是决心进入“长大了的世界”的一天,也是漫长的一天。

当天的录制持续到次日凌晨四点多,她既要忘却主持人“陪伴”的本能,让自己成为舞台的焦点,又要面对唱跳和熬夜带来的挑战,还要在节目关键时刻面对不同的选择。

结果确实不尽如人意。她先是在初舞台上因为失误而拿到了3A的垫底分数,之后又要面临选人环节时不被选择的窘境。她形容那一整天的状态是:“心灵破碎,重拾,再破碎,一整晚都没怎么休息好。”

出师不利反而让谭薇拥有了全新的思考角度,她选择将那个“破碎的小燕子姐姐”留在漫长的初舞台之日,触底之后便是反弹,接下来的每一次都是进步。

事实也是如此,谭薇在之后的每一次公演舞台上都有进步,从《消散对白》到《天空之外》,她在唱功方面提升很快。《Break down》舞台上,她又完成了个人的首次唱跳挑战。录制前,她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“苟到二公”,没想到一路进了“四公”,“算是超额完成任务”。

谭薇演唱《天空之外》

原本只在少儿主持垂类赛道才会出现的小燕子姐姐,在《乘风2025》舞台上演“逆袭”范本,但这背后并不是运气使然,而是她与习惯对抗、与本能对抗、与一切可能让她止步不前的力量对抗之后才有的结果。

比如,那些无法预料的天气。《乘风2025》的大部分录制都是在户外,因为屡次遭遇极端天气,节目被观众调侃为“没苦硬吃”,谭薇记得昆明录制时气温从20摄氏度骤降到接近5摄氏度,她们这边唱,那边裹着冰碴子的雨就飘了过来。

再比如,那些熬夜的日子。参加“浪姐”之前谭薇很少熬夜,做与孩子有关的工作有一个好处:作息正常。但到了“乘风”,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,熬夜成了家常便饭,她每天靠咖啡顶着,喝得最凶的时候,节目PD会担心地叫她“不能再喝了”。

前三次公演排练时间有限,她只能尽可能地跟老师多学再自己练习,到了《Break down》舞台,她和同组成员们一起没日没夜地跳舞。在后来的一条花絮里,她们组依次排队扶着楼梯扶手挪动下楼的样子被记录了下来。

谭薇演唱《Break down》

回忆起这些,谭薇并不觉得辛苦,也不觉得自己实现了逆袭,她只是觉得参加《乘风2025》是自己当下做出的最好的选择。成团席位当然是每个人努力的目标,但当来自不同行业的姐姐们站在这个舞台上,展示出自我优势或许才是乘风系列存在的更大的意义。

节目刚开始,谭薇觉得自己像个“外行人”,坐下便不再开口,更别提积极的自我展示。但主持是谭薇的优势之一,常年录制节目也让她能够快速解读节目规则,并分享给其他姐姐听。她还一直鼓励同为“小燕子”的李晟“去营业,去展示自己”,就像在鼓励内心那个同样战战兢兢的自己。

谭薇和李晟

在“一公”结束后的游戏环节,谭薇展现的出色的控场能力令观众印象深刻。“四公”被淘汰后,她也没有彻底地离开乘风舞台,而是以主持人的身份重新回到红毯现场。在这个“大人的世界”,她终于展示出更为丰富的自我。

金鹰童话

实际上,乘风初舞台的3A评价,算是谭薇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失利。从小到大,她在各种比赛中没有掉出过前三名。而在主持人行业,她是小燕子姐姐,也是“金鹰童话”。

2003年,她参加湖南卫视《 金鹰之星 》获得冠军。彼时,金鹰卡通卫视正在建台准备中,台长在《金鹰之星》节目的录制现场看到了谭薇,觉得她的气质很适合主持少儿频道,于是抛出了橄榄枝。

其实,主持人并不是谭薇的第一职业选择。她从小学习舞蹈,最初的想法是做演员,但机会摆在眼前,觉得可以试试。于是她一个人拖着硕大的行李箱,从武汉坐了五个半小时的火车到长沙,面试通过后就留下了。之后,她一边读播音主持专业,一边做主持人的工作。

早期谭薇主持少儿节目

少儿节目主持人是个对综合实力要求很高的职业,既要有主持能力又要有与孩子相处的沟通能力。成为小燕子姐姐那年,谭薇刚满18岁,没有与小朋友们沟通交流的经验。台里安排她到幼儿园实习了半年多,每天的工作就是带孩子,照顾小朋友起床、洗漱、吃饭。

这次如“幼师”般的体验,让谭薇逐渐地找到了增加自己亲和力、让孩子们喜欢和自己相处的方式。她在《中国新声代》《疯狂的麦咭》《童心撞地球》等节目中,成为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小朋友成长的小燕子姐姐。

与文静柔弱的外表不同,谭薇其实有着强大的内核与信念感。在少儿节目中,谭薇需要和小朋友一起完成很多任务,比如攀爬和飞跃,有舞蹈功底的她有时会飞身跃至半空中的攀爬位完成挑战。在《乘风2025》节目中提及了她在金鹰节表演吊环舞的情景,演出现场她需要倒吊在一个悬在空中的圆环里,做下腰等高难度动作,当时现场包括何炅等在内的主持人和观众都惊讶到目瞪口呆。

谭薇在金鹰节表演吊环舞

在谭薇看来,与小孩子相处需要一些能力和“手段”,与姐姐们相处则更注重个人魅力。她坦言自己是I人,在打开话匣子方面不具备优势,最初上节目时“如何面对姐姐们”也是让她头疼的难题之一。找熟人成为她的突破口,少时就认识的曹颖成了她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
但她并不想只是藏在“熟人”这个舒适圈里,她试图努力了解每个姐姐的情况,也因此闹出过笑话。

比如后来分到同组的刘禹彤,在车上拿到名单后,谭薇第一时间借了司机师傅的手机做功课,搜到了另一位同名的篮球运动员,她有些意外地想这个节目跨界真大,不仅有少儿节目主持人还有篮球运动员。到了录制现场,她还兴冲冲地给同样不熟悉的姐姐科普“篮球运动员”刘禹彤,直到被告知参加节目的姐姐来自回春丹乐队,只是同名。

谭薇和刘禹彤

不过这样的“乌龙”却让谭薇更快速地拉近了与其他姐姐的距离,因为她始终保持着单纯与真诚,以及努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。她勇敢走出舒适圈,留下名字也带走了许多宝贵的经历。她记得队长王珞丹对每一次公演舞台的设计,对她造型的建议;她鼓励像自己一样惶恐不安、不知所措的李晟,并最终看着她成功逆袭,拿到成团名额;她也钦佩有的姐姐可以用“好玩”战胜一切的心态,也会在听说对方喜欢自己的时候开心好久。

少儿节目主持人的经历,让她相信童话的存在并拥有发现和播撒美好的能力,她能看到每个姐姐付出的努力,她接受质疑,唯独不接受对每个人努力的质疑。她觉得,每个人全力以赴的样子正是乘风舞台最有价值的地方。

选择与榜样

选择参加《乘风2025》,谭薇解锁了不少 真人秀 的“真”。

参加节目之前,谭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少儿领域,因为这与她的职业息息相关。参加节目后,她发现自己可以尝试演唱儿童歌曲之外的不同类型的歌曲。曾经因为没机会就没尝试的唱跳梦被重新点燃,她也意识到女团唱跳的专业实力需要日积月累,并准备着手进行这方面的规划,未来或许可以出自己的单曲唱片。

《乘风2025》还圆了她多年前的演员梦。在 综艺 衍生短剧中,谭薇饰演女团成员程真,不仅体会了一次成团出道的感觉,也感受到演员这份职业的辛苦。即便如此,谭薇还是想要试试表演这件事。如果有机会,她想演一个“温柔的反派”,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工作要求她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,所以她希望在戏里完成这些小小的“叛逆”。

谭薇饰演女团成员程真

更多的是人带来的真实感动。

谭薇知道自己容易共情,于是在节目里给自己限定了哭泣的次数,没想到第一次哭就在计划之外。录制前,化妆师送了她“乘风破浪”的行李牌以示鼓励,她感动到鼻子一酸,那之后便放弃了计算自己哭的次数,而化妆师也为她留下了经典的双马尾造型。

她感谢初舞台后主动选择了她的王珞丹,在之后的每一公舞台上,谭薇都感受到了王珞丹作为演员和导演对舞台的把控力。她说,最初《消散告白》时她的妆造很复杂,丹姐看过之后从歌曲和舞台的角度给出了合理化建议,最终她披着简单的波浪长发完成了演出,效果很好。

她也感谢前辈 沈腾 的鼓励,在《乘风2025》超前企划中,她给沈腾打了个电话,想听听这位综艺前辈的建议,沈腾告诉她别想太多,“就当是捡了个漏”,这让她感到安心。

生活中的谭薇

真人秀高强度的录制也让她遇见了“不满意”的自己。很多时候,录制排练太过疲惫让人无法集中精神思考而做出不太完美的判断。比如,“三公“结束后选队伍的环节,有人用“理想主义与现实碰撞的复杂光谱”来形容谭薇的这次选择,这是她在《乘风2025》遭遇的一次争议,直到现在她也觉得这是她在节目里最不满意自己的一次。

她说:“宋妍霏和吴宣仪都是我心目中女团标杆的样子,我也希望能和她们组成团队,多多学习。同时又担心自己作为唱跳小白会拖累她们的队伍和表演,因为宋妍霏的队伍扩充一直以来都是很有女团感的。面对丹姐我也是出于某种不自信,怕辜负了她对我的信任。”

《乘风2025》中,谭薇所在队伍

结局早已注定,再回忆那时的心路历程,其实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。《乘风2025》的经历反而让谭薇想尝试更多,她希望未来有机会拓展关于综艺的可能性。至于到哪些综艺中继续自我磨炼,她的答案像“温柔的反派”一样出乎预料:“我特别期待《花儿与少年》,还有‘五哈’(《哈哈哈哈哈》)‘跑男’(《奔跑吧》)这些竞技类的,可以尽情释放自己。《中餐厅》也可以,我很喜欢美食。”

将选择的半径从真人秀扩大到整个人生,谭薇觉得最满意的选择还是成为“小燕子姐姐”。她会收到观众的倾诉:“燕子姐姐,长大了的世界,一点也不好玩。”长大了的世界究竟好玩吗?谭薇希望用自己的重新出发给予那些“害怕长大”的人勇气。

从17岁到现在,特别是做了母亲之后,谭薇觉得自己在保持简单纯粹的初心之外,拥有了更强大的共情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她提到女儿有个习惯,如果一周的第一天课程顺利,那么女儿在接下来的一周里都会积极努力;如果这一天的课程不顺利,女儿就会选择摆烂。《乘风2025》之后,谭薇告诉女儿,妈妈虽然在一开始垫底了,但没有选择摆烂,而是更加努力走到“四公”,你也一定可以的。至少在这个节目中,她能成为女儿的榜样。

对她来说,无论是“小燕子姐姐”还是“谭薇”,两个身份同样重要,前者是她的初心和热爱,坚守和陪伴;后者则让她明白自己在任何时刻都能重新出发、重新选择、重新努力,她让自己和更多人都看到了自我突破的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