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内文

严顺开谢幕:演活“阿Q”,拒过考生王志文,收了徒弟周立波

2017年10月16日 文/ 编辑/

文✎张文政

编辑✎卜昌炯

曾多次登上春晚舞台、凭借“阿Q”一角为人熟知的知名艺术家严顺开于2017年10月16日在上海逝世,终年80岁。

他生命的最后8年,是在病床上度过的。2009年,严顺开拍摄完电视剧《我的丑爹》后,因脑梗突然中风,半边身子瘫痪,卧床至今。

关于他最近的一条新闻,是2016年6月他的徒弟曹雄为微博上爆料称严顺开病后除了老伴没人关心他,“悲哀”。不过,这遭到了严顺开生前单位上海滑稽剧团团长、同时也是严顺开徒弟的凌梅芳的否认。

晚年的严顺开一度无法接受生病和生活无法自理的事实,心情很差,经常发脾气。“本来很活灵活现的一个人,一下子倒下来,真的是苦死了。”2016年,他的妻子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。

这个在作品中塑造了各种经典的小人物、带给人们无尽欢笑的老人,最终留给了人们一个悲情、凄凉的背影。

严顺开饰演的“阿Q”

严顺开1937年出生于上海,1963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,后分配至上海滑稽剧团任演员。1981年,他在岑范执导的电影《阿Q正传》中饰演靠打短工度日的雇农阿Q。通过对这一经典文学人物的出众诠释和演绎,他先后获得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,以及瑞士第二届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拐杖奖。

一条悲喜交集的平民喜剧大师之路由此开启。

此后,他又演了阿混、阿潭等角色,都是小人物。他曾笑称:“我在银幕上的人物都和‘阿’字辈结下了不解之缘。”

由于身材矮小、长相平凡,严顺开最初接触表演时,演的都是小角色,哈姆雷特、奥赛罗等根本轮不到他。走在校园里,“人家都不认为我是表演戏的”,2007年他做客《可凡倾听》时回忆。

为了能演上主角,他曾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个角色——列宁,“也是个儿小”。不过,他把报告给老师交上去,一直没有回音。

后来,他学会了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——不演主角“也有好处”。演主角的同学往往一个学期甚至一年都耗在一个角色里,像他这样的,反而接触了很多角色。又由于每个角色都很短、各不相同,“促使你形象感(必须)很强”。这奠定了严顺开日后在各种小人物身上的“爆发”。

严顺开在电视剧《我的丑爹》中饰演丑爹一角

曾担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、院长的著名话剧导演黄佐临是在中戏排练话剧《霓虹灯下的哨兵》时发现他的。当时严顺开在里面饰演“飞飞”,黄佐临说这是他看到的全国最好的“飞飞”。之后,他亲自给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写信,把严顺开从中戏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下属的上海滑稽剧团。

当年的中戏毕业生,一般都是去北京人艺、中国话剧院、上海电影制片厂的,“档次高了”,严顺开回忆,“上海滑稽剧团,讲什么啊?说不响的。”

不过,他的喜剧才华也因此得以发挥。在论资排辈极其严格的上海滑稽剧团,不出一年,严顺开就在《一千零一天》里担任主角,力压当时剧团的姚慕双、周柏春、袁一灵“三座大山”和吴双艺、翁双杰、童双春、王双庆“四座小山”。

上戏前院长荣广润评价学院派出身的严顺开是中国喜剧舞台的“另类”——他把地方滑稽戏与学院派表演成功结合在了一起。

让严顺开获得更为广泛的世俗名声的,是春晚。从1983年开始,他陆续参演了《阿Q的独白》《难兄难弟》《张三其人》《爱父如爱子》等经典小品,几乎每一部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1983年春晚节目《阿Q的独白》,严顺开扮演阿Q

严顺开表演喜剧小品《弹钢琴》

“喜剧过去是属于生旦净末丑的最后一位,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春节晚会上大家看小品啦?过去没地位的,画个小鬼大鬼,瞎画的,不像人家英俊小生的。世界上自从出了卓别林以后,世界上的喜剧上档次了。”他曾这样感慨。

1983年,严顺开受邀到瑞士喜剧电影节做评委,期间曾到卓别林家做客。卓别林在默剧里对世界抱持的悲悯,是他一直推崇并身体力行的。至今,他还珍藏着同卓别林遗孀、女儿的合影。

严顺开一生教过很多学生,但几乎从来没有正式收徒。在上海滑稽剧团工作期间,他贡献了两段逸闻,一是拒了报考上海滑稽剧团的王志文,二是收了前来学艺的周立波。

他的离世,让银幕上那个活灵活现的阿Q成了一个飘荡的灵魂,再也找不到主人,从此成为绝响。

‹火星试验室›

博雅天下旗下产品

《博客天下》、《人物》等媒体鼎力支持